Kaiyun (中国大陆) - 官方网站

您好,欢迎进入KAIYUN官方网站玻璃纤维设备有限公司!

全国咨询热线

1332473179

开云(kaiyun.com)从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看玻璃

发布时间:2023-09-16 05:42浏览次数:

  从“品牌”这个词讲起,中国人的心中似乎缺乏很强烈的“品牌意识”,一提到“品牌”,便自然而然的想到国外的一些大品牌,如苹果、诺基亚、奔驰、卡西欧,以及我们玻璃行业中所熟悉的AGC、旭硝子、肖特、康宁等。而我们的“意识”中,对“中国品牌”只停留在“Made in China”,即便是中国制造,也会有中国品牌的身影,如BAT、美的、李宁、华为,以及我们玻璃行业中所公知的南玻、信义、金晶、耀华等。

开云(kaiyun.com)从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看玻璃(图1)

  开云(kaiyun.com)

  在不久前的“一带一路”会议上提出:中国品牌,中国制造,将会随着“一带一路”挺着腰杆“走出去”。这无疑成为国家对中国品牌、中国制造进行了“无形资产”的信用背书。

  从上期文章《“另”眼看展会 ‘虚’与‘实’的纠结》,讲述了互联网时代下,中国玻璃展在28年中的“自我革命”,中国玻璃展存在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尺度。本文也将会从“虚”与“实”两个方面讲述中国玻璃的品牌与制造。

  从2015年开始,中国大地上一股新的“改革开放”潮流席卷整个大江南北,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成了每个跟随时代的人口中的咋舌。

  在玻璃行业中,接触互联网最早的实体企业,是某品牌玻璃生产企业,在13年左右就接触到互联网,自建电商平台,以互联网服务基础导向,提效降繁,可用户是“不买账”的,如今依然在不温不火的服务着自己的客户群体。我们在看占据中国玻璃生产的1/4江山的沙河地区,也有一些玻璃行业互联网B2B平台,但无奈于沙河地区的经营模式以经销商居多,且现金交易、不开票的模式,再加上当地品牌鱼龙混杂,代理居多,虽依靠京津石庞大的市场需求,但无奈于当地的现状,无法走出一家全国性甚至是区域性互联网平台。在回过头来看华东区域的互联网平台,“虽叫好、但不叫座”这是追求市场占有率,高举高打下的水土不服的壁垒。在去看华南的互联网平台,一股清流,有个“好爸爸”,似有虎龙之势,雄居天下,但只有“好爸爸”,如若不讨好“叔叔伯伯”,一样不被待见。然而每个中国玻璃互联网B2B平台开拓者、先驱者,开云【kaiyun】的官方网站都是为了中国玻璃互联网品牌“走出去”而不懈努力和坚持,为每一个从业者,也为玻弟自己点个赞。

  中国玻璃实体企业在国内有些知名度的企业将近1万家,包括大型的原片企业、镀膜企业、深加工企业,以及与之配套生产的机械设备企业等。一提到原片企业,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及信义、南玻、台玻、耀皮、金晶、旗滨、耀华、中玻、中建材等国内知名企业,它们的确是撑起了中国玻璃品牌、中国制造的一面大旗。如今信义、旗滨先后布局东南亚市场,在马拉西亚相继建厂,开云【kaiyun】的官方网站为中国玻璃品牌“走出去”扣开了世界之门。

开云(kaiyun.com)从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看玻璃(图2)

开云(kaiyun.com)从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看玻璃(图3)

  我们回过头来再去看镀膜玻璃品牌,在如今Low-E节能玻璃市场以每年25%的速度在增长,如何去分一杯羹是一个大问题,也是这些拥有镀膜线的镀膜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。据玻弟的市场不完全调研所知,镀膜线的年产量占到满负载运行的年产量的60%以上的企业几乎没有。市场是你的,设备是你的,钱也是你的,损耗也是你的,该如何管理和运营,恐怕你也不想一台上亿的设备在那“独守空房”吧。

开云(kaiyun.com)从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看玻璃(图4)

  开云(kaiyun.com)

  我们再去看看那些深加工企业,在国内以中小型深加工企业为主,这也是一些中国玻璃互联网平台“吃准”的了,你没有大的能力进行集约化采购、标准化服务、金融资产的支撑,“注定”你只能是中小型企业。但这些并不是中小型深加工企业真正关心的问题,而真正的痛点是什么?玻弟认为是“深加工企业品牌”的行业知名度,如若一个深加工企业没有品牌,没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、工厂的信誉度,这一生就注定你就是“中小型深加工企业”。

  从中国品牌、中国制造,到中国玻璃的“虚”与“实”,中国玻璃能否拯救实体企业?当潮水褪去,谁在裸泳,一看便知晓。

  编者注:以上仅代表作者“玻弟”本人的个人观点与陋见,不代表玻玻公司及其他任何机构或组织的官方意见,特此申明。如上评述若有不当之处,还望诸多读者、资深人士、看客、网友多加指导,以期更正。

1332473179